Page 27 - 《应该声学》2022年第2期
P. 27
第 41 卷 第 2 期 宋哲超等: 声载波无线电能传输的自适应负载匹配 195
改进的梯度下降算法,根据计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 调节电路至本步骤运行稳定后,更新误差值得
成两部分:初始化部分和梯度下降调整部分。 到e(N + 1),此时梯度为
初始化部分使用经验公式计算出一组较优 e(N + 1) − e(N)
g(N + 1) = . (5)
的电感值和电容值作为改进梯度下降算法的初 δ(N)
始值。声载波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特性阻抗为
接 着 根 据 梯 度 计 算 的 结 果, 更 新 调 整 量
Z 0 = 50 + 0jΩ,系统使用的声载波频率为 f 0 (Hz);
∆(N + 1)。受到硬件电路最小调节精度的限制,
交流电压信号 U in (t) 的有效值为 U in_mag (t),相
所有的调整都应为最小调节精度∆ min 的整数倍,梯
位为 U in_ang (t);交流电流信号 I in (t) 的有效值为
度下降使用的步长为µ。
I in_mag (t),相位为 I in_ang (t);系统在 t = t 0 时刻运 [ ]
g(N + 1) × µ
行初步稳定,进行匹配算法的初始化,梯度下降的调 ∆(N + 1) = × ∆ min . (6)
∆ min
整迭代次数用 N 表示,初始化完成后令 N = 1,则
其中,[·]代表四舍五入取整计算。
可调电感初始值 L(1) 和 4 组可调电容矩阵的初始
电容矩阵在调整步骤完成后的更新值为
值C(1)为
Re[Z 0 ] C(N + 2) = C(N + 1) + ∆(N + 1). (7)
L(1) = ,
2πf 0 β
将该值输入交直流转换电路进行调整,并等
1
C(1) = , (2)
2
2
2π (αf 0 ) L(1) 待运行稳定。若 ∆(N + 1) = −δ(N),则说明电容
其中,频率比 α 及无量纲参数 β 与共振参数电压比 矩阵已调整到一个较优的情况,此时暂停对电容
之间的关系可利用数值近似解求得 [16] 。 矩阵的调整,进入电感的调整步骤;否则继续按照
2.2 动态调整计算 公式(3) ∼ (7)对可调电容矩阵进行调整。
最后对动态调整算法的判别规则进行说明:在
初始化完成后进入动态调整的计算部分,交替
公式 (3) 和公式 (5) 两个计算步骤计算得到误差值 e
调整两组元件的数值。改进的梯度下降计算分为扰
后,需将其与匹配阈值进行比较。若 e < ε,则认为
动步和梯度调节两个步骤。扰动步产生一个扰动量
交直流转换电路输入阻抗满足阻匹配要求,结束调
轻微改变元件值,目的是使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
整;否则继续按照上述调整过程交替迭代。
阻抗产生一定的变化,以确定下一步的调整量。扰
动量不宜过大,过大则梯度计算不准确;也不能过
3 仿真结果及分析
小,以免梯度计算失效。调节步则利用扰动前后的
数据计算梯度调节量并进行梯度下降调节。
3.1 模型建立
对可调元件进行分组交替调整。可调电感作为
对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,在验证交直流转换电
一组,4 个可调电容矩阵作为另一组,在调整其中一
路的动态阻抗匹配能力时,前置部分的声载波无线
组元件值的时候,另一组元件值保持不变,随后反复
电能传输线路及组件可等效为一个高频交流电压
交替迭代。两组元件的调整思路完全相同,下面以
源。包括控制部分在内的阻抗匹配的交直流转换
可调电容矩阵参数值的调节为例对算法进行具体
电路仿真模型图如图 3所示,其中 AC-DC部分为交
说明。
直流转换的主电路,DC-DC 部分为直流稳压模块,
初始化后,利用当前时刻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
RLoad 为可更换的负载设备,V 和 I 分别代表电压
U in (t)和交流电流信号I in (t),计算当前电路的输入
表和电流表。
阻抗 Z in (N),并计算其与系统特性阻抗的误差值
AC-DC部分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。在调整过程
e(N),
中,电容器和电感器参数由第 3 节的动态调整算法
e(N) = |Z in (N) − Z 0 | . (3)
计算获得,二极管参数按照理想的二极管模型进行
然后进入对电容矩阵的扰动过程,扰动改变量 设定。RLoad负载的阻抗参数根据仿真中具体用到
为δ(N), 的负载条件设定。DC-DC 部分的输出参考电压也
C(N + 1) = C(N) + δ(N). (4) 根据负载条件中的供电需求进行设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