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7 - 《应用声学》2025年第2期
P. 107

第 44 卷 第 2 期                陈江艳等: 微型电动汽车拍频噪声诊断及改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7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减振垫的橡胶硬度(60 A调整为50 A)、增加橡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度(15 mm高度调整为20 mm高度);方案2:在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 1 的基础上增加第二级减振,整个减振支架由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级减振结构变为二级减振结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Ԕ࿄গ      ஈᤉவ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ͯረ/m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.6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1  冷却模块有限元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Fig. 11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ooling modul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2  冷却模块 1 阶振型
                 基于相同边界条件,对改进前后冷却模块减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12 The first order of mode shape of cooling
             系统 X、Y 、Z 三个方向刚度及 1∼3阶模态频率进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dule
             数值分析,数值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对比分析减振系统改进前后刚度、模态变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  冷却模块数值分析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情况,基于减振垫实际安装约束条件建立有限元模
                Table 1 The result of numerical analysi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型并划分网格,原状态节点总数 240502,单元总数
                of cooling modul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0093,方案 1 节点总数 248271,单元总数 132265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刚度 N/mm            模态频率/Hz           方案 2 节点总数 340387,单元总数 157665,其有限
                类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向  Y 向   Z 向     1 阶   2 阶  3 阶      元模型如图13所示。
                原状态     88.9  92.9  68.6   28.2  31.5  45.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相同边界条件,对改进前后压缩机减振支
               改进方案     58.0  60.0  46.2   24.4  28.0  42.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架X、Y 、Z 三个方向刚度及 1∼3阶模态频率进行数
                 由数值分析结果可知,冷却模块减振系统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值分析,数值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。
             进后 X、Y 、Z 三个方向刚度均有显著降低,平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2  压缩机支架数值分析结果
             降幅约为 34%,其中 Y 向降低最为显著,刚度降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2 The result of numerical analysis
             32.9 N/m,降幅约35.4%。改进后,其1∼3 阶模态频                      of compressor brackets
             率均有降低,平均降低约3.5 Hz,其1阶降低3.8 Hz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刚度 N/mm          模态频率/Hz
             降幅约为13.5%,其模态振型如图12所示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向   Y 向   Z 向    1 阶  2 阶  3 阶
             3.3 压缩机支架总成改进及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状态 341.2 339.7 1581.2   32.9 61.4 72.6
                 压缩机改进主要采取传递路径优化,提高减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案 1  119.3 119.0  547.9  20.0  43.4  57.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案 2  55.6  63.2  200.0  15.2  28.7  41.7
             支架的隔振能力。设计有两种改进方案,方案 1:降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Ԕ࿄গ                   (b) வವ1                   (c) வವ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3  压缩机支架总成有限元模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13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ompressor bracket assembly
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   107   108   109   110   111   1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