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 - 《应用声学》2021年第6期
P. 9

第 40 卷 第 6 期                刘今等: 涌浪条件下的浅海表面声道脉冲声传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5


             的平均声速最高,因此,理论上,处于表面声道内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隔不随深度变化而变化,为二次脉动信号。在每
             水听器相较于其他深度的水听器应最先收到信号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距离上,观察上面几个水听器,二次脉动信号
             而实验结果是下面的水听器先收到信号。经初步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旁边均有一个相对较弱的信号,定义为第二个脉
             析,这是因为实验期间接收阵发生倾斜,水听器的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冲。其中距离为 16.23 km 时,二次脉动信号与第
             度波动较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个脉冲信号耦合在一起。对于接收距离分别为
                 尽管实验中未测量流向,无法确定阵倾斜的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39 km、16.23 km、37.64 km 时,第二个脉冲与第
             向,但可以根据垂直阵水听器及温深计的相对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脉冲的时延分别为 58 ms、64 ms、88 ms。可
             和温深计测量的深度数据,估计出垂直阵在不同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发现第二个脉冲到达的时间随着传播距离增加
             刻的阵形,如图 4 所示。假设垂直阵向声传播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逐渐滞后。
             倾斜,从图中可以看出,水听器的偏移距离从上到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涌浪海面下脉冲到达结构分析
             是逐渐减少的,不同水听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声传播
             路径,从上到下依次变短,因此到达时间也逐渐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文献 [10] 中,发现涌浪海面对表面声道内的
             短。上面 4个水听器的深度和接收距离均相差较小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传播损失有重要影响。下面采用同样的方法,对涌
             并且处于表面声道中,因此几乎同时到达。在后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浪海面下的脉冲波形进行理论计算。为了进行对比,
             的仿真分析中,均使用倾斜阵型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时给出平整海面建模下的波形结果。仿真时,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源中心频率为 1000 Hz,将声源分别置于图 2(b) 中
                   5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39 km、16.23 km、37.64 km 处,声源深度为 50 m,
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收距离位于 0 km 处。接收深度为实验中,声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不同距离处投放时所对应的水听器的实际深度。
                  150
                 ງए/m  2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底参数选择 c b = 1540 m/s,ρ b = 1.47 g/cm 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α b = 0.45 dB/λ [10] 。粗糙界面应用如图 1所示的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=7.39 km
                  25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=16.23 k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。仿真结果如图 5 所示,图 5(a)∼(c) 为平整海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=37.64 km
                  300      ௄Ϛ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果,图5(d)∼(f)为涌浪海面结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比图 5(a) 与图 5(d),此时声传播距离较近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-250 -200 -150 -100 -50  0  50  1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以发现各个深度上第一个脉冲的相对幅度的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Ϡረᡰሏ/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律,二者差别不大:表面声道内,第一个脉冲幅度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4  阵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较大,表面声道以下,第二个脉冲幅度相对较大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4 The array geometry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个脉冲相对幅度与实验数据一致。最后一个脉
                 对比图 3(a)(b)(c),可以发现不同距离上的接                    冲的波形,明显平整海面下相对清晰,而涌浪海面
             收信号的脉冲幅度存在较大差异。为了便于比较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,相对幅度较弱,与实验结果更加接近。
             图中每个深度上的信号均进行了单独归一化。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比图 5(b)、图 5(e) 与图 5(c)、图 5(f),此时声
             图 3(a) 中,上面四个水听器 (表面声道内) 接收信号                     传播距离逐渐增加,可以看出平整海面下第一个脉
             的第一个脉冲相对幅度较大,而下面几个水听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冲的到达幅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和图 5(a) 类似,随
             (表面声道外)接收信号的第一个脉冲的相对幅度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距离变化不大;而粗糙海面下随着距离的增加,第
             乎呈现随着深度逐渐减小的趋势。而图 3(b)(c) 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脉冲的到达幅度均为各自深度上的最大值,并
             所示,当距离较大时,每个深度上第一个脉冲的相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一结果与实验数据更相符。此外,平整海面下,
             幅度几乎均为各自深度上信号幅度的最大值,并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 ms 后的脉冲幅度依然很强,而涌浪海面和实验
             在时间上越靠后的波包的幅度越小。这与近距离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果显示300 ms后的脉冲幅度较弱。
             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形式相差较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第一个波和第二个波的时间差,两种海面
                 图 3(a)∼(c) 中, 在 第 一 个 脉 冲 波 到 达 后 约           情况下,理论预报的结果相差不大。3 个距离下,时
             64 ms 的时刻,均存在一个相对较弱的脉冲,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间差依次为 55 ms、56 ms、84 ms,大体上也是遵循
             图中用红色实线标出,它与第一个脉冲的时间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着随距离增加,时间差逐渐增大的规律,与实验规律
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