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 - 《应用声学》2021年第6期
P. 12

8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 年 11 月


                 在建模时,声源频率为 1000 Hz,声速剖面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两幅图中的红色声线均对应着时域波形中
             择实测的随距离变化的声速剖面,地形为实测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第一个到达,由此也就解释了涌浪海面下,下层
             形,声源位置在图 2(b) 中所示的 16.23 km,深度为                   水听器的第一个到达的幅度比平整海面的大。此
             50 m,接收位置在图 2(b) 中所示的0 km 处,接收深                   外,大掠射角的声线与海底作用次数多,组成了在时
             度为 247 m,海底参数与图5(b)、图5(e)所用参数相                    间上比较靠后的脉冲到达。涌浪海面使得大掠射角
             同。在实际计算中,将声源置于 0 km 处,接收置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声线以更加垂直的角度入射到海底,返回水体中
             16.23 km 处,相应的地形和声速剖面也均需反转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能量减少,因此后面到达的几组脉冲的幅度大大
             掠射角范围选择 −5 ∼ 5 ,共 1001条声线。计算平                     减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整海面和涌浪海面下的本征声线情况,结果如图 8
             所示。图中红色、蓝色、浅青色、黄色、紫色声线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结论
             别代表与海底作用1 次、2次、3次、4次、5次的声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验分析了南中国海北部陆
             将与海底作用 1 次的红色声线加粗表示。图 8(a) 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坡海区冬季存在表面声道时的脉冲声传播特性,结
             存在一条红色声线,是由于表面声道厚度变浅,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果表明,在本文300~400 m左右的海深条件下,平整
             致声线从表面声道中折射下来,到达深水的接收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面下,声源在表面声道内时,较高频率的声信号主
             图8(b) 中,存在两条与海底作用一次的声线到达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在表面声道内传播,下层水听器接收到的信号主
             收器,其中一条在与海面、海底各作用一次后回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由海面海底反射信号以及由于海洋环境的不均
             表面声道继续传播,而在第 4次与海面作用后,再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匀性 (等温层厚度随距离变化),从表面声道中折射
             反射进入下层水体,到达接收器。另一条红色声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来的信号组成。后者由于在表面声道中传播了较
             在与海面作用 3 次后,反射到下层水体中,与海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距离,因此最先到达接收器,但是能量相对较弱。
             再作用一次到达接收器。因此可以发现,平整海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存在较大涌浪时,形成的粗糙海面可以使得原本
             建模下,下层水体中能收到的一次海底反射的信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表面声道中传播的信号反射到下层水体中,使得
             是靠海洋环境的不均匀性(等温层厚度随距离改变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层水体中的最先到达的信号的幅度增加。同时由
             折射下来,声线数量较少。而涌浪海面条件下,声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粗糙海面使得大掠射角的声线的反射次数增加,
             与任意位置的海面作用后存在一定概率会以较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导致后面到达的信号的幅度大大减弱。
             掠射角反射,穿透表面声道,使得一次海底反射声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涌浪模型取正弦波形,假设海面不随时间
             的数量相对较多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化,理论分析、计算其对表面声道脉冲传播的影
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响。当涌浪海面为时间上随机变化的粗糙海面时,
                1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需另行研究。
               ງए/m  200
                3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致谢 感谢参加2017年南中国海冬季调查实验的实
                4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验 1 号船上的全体人员,他们的辛勤工作为本文提
                   0   2    4    6   8    10  12   14   1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ᡰሏ/km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了可靠宝贵的数据支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ࣱட๒᭧
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 考 文        献
                100
               ງए/m  200

                3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] 王先华, 彭朝晖, 李整林. 海面波浪起伏对声传播的影响 [J]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学技术, 2007, 26(4): 551–556.
                4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ang Xianhua, Peng Zhaohui, Li Zhenglin.  Effects
                   0   2    4    6   8    10  12   14   1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f wave fluctuation on sound propagation[J]. Technical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ᡰሏ/k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coustics, 2007, 26(4): 551–556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b) ๙๎๒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Liu R, Li Z. Effects of rough surface on sound propaga-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8  两种海面条件下的本征声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ion in shallow water[J]. Chinese Physics B, 2019, 28(1):
                   Fig. 8 Eigenrays under two sea surfaces         014302.
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