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3 - 《应用声学》2025年第3期
P. 113

第 44 卷 第 3 期             梁启慧等: 不完全深海声道下多途到达结构特性及测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7


                 valida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. Therefore, this research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
                 for deep-sea source localization studies.
                 Keywords: Incomplete deep-water acoustic channel; Multipath delay difference; Passive ranging; Ray theory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许多直达声区声源定位方法。Duan 等                 [15]  利用自
             0 引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函数提取了直达波和海面反射波之间的多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延差信息,并利用该信息研究了深海可靠声路径
                 深海环境中的目标远程探测一直是海洋声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的移动声源定位。Li 等           [16]  对深海可靠声路径下
             研究热点,在深海完全声道环境下的目标定位研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直达声和海面反射声的时延差匹配实现了被动
             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        [1−19] 。目前,深海低频远程被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距。王梦圆等        [17−18]  利用直达声与经过海底海面
             定位主要有三类方法          [1] :匹配场定位、频域干涉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射声之间的到达时间差以及直达声与海面反射
             纹定位以及多途到达结构定位等。匹配场定位最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之间的到达时间差提出了两种完全深海声道直
             由Bucker [2]  提出,将测量得到的声场与模型计算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达声区水下声源被动定位方法,但需要大的垂直接
             拷贝场做互相关,求得声源位置的模糊度极值从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阵元间距。吴俊楠等           [19]  通过分析完全深海声道
             实现定位。Westwood      [3]  利用宽带频间相关匹配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底反射声下的一次反射声线与直达声的时延差,
             处理,证明了增加信号带宽可以提高定位精度。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到时延差与距离的关系,进行被动测距。
             士弘等   [4]  将广义相积分简正波方法用于计算拷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与完全声道下的声场结构不同,不完全深海声
             声场,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深海匹配场定位的可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道下多途效应更为复杂,直达声区与声影区范围较
             性。陈连荣等      [5]  利用高斯射线束方法计算拷贝场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,直达声与一次反射声无法进行远距离传播                      [20] 。
             有效提高了拷贝场计算效率,证明该方法适用于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需要考虑多次海底海面反射声与只经过海底反
             海近程的拷贝场计算。匹配场定位使用了声场的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射后的反转声。前述研究多以深海完全声道为背
             部信息,当阵列模型失配或环境参数失配时,易导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景,利用不完全声道复杂的多途结构进行测距目前
             定位误差增加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还处于空白。我国某海域深度较浅,多为不完全深
                 频域干涉条纹定位包括可靠声强度干涉条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声道,如何利用海底海面反射声场开展深海水下
             定位及波导不变量定位。可靠声路径强度干涉条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标远程定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。因此本文通过射
             定位由McCargar等      [6]  和Zurk等 [7]  提出,在可靠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声学分析了不完全深海声道下多途到达结构;推
             路径下通过俯仰角-距离维干涉条纹估计声源深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导了多途时延差与距离的关系,考虑反转声线对多
             Duan 等 [8−9]  研究了声强图中的干涉模式,给出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途到达结构的影响,并进行仿真计算;统计了理论时
             定量计算干涉条纹数量的方法,并提出了匹配干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延差与实际观测时延差的误差及其来源。海上实验
             结构方法用于估计宽带声源的深度。徐嘉璘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0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,可为不完全声道下目标
             利用垂直短阵的变化特性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距提供更进一步的理论支持。
             海海底反射声场干涉结构的水下宽带近海面声源
             深度的估计方法。翁晋宝等             [11−12]  将多途到达结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实验介绍
             与波导不变量定位结合起来,利用本征声线到达时
             间分析了深海直达声区和影区的干涉结构,发现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1  实验海区情况介绍
             导不变量与声源深度、接收深度及收发距离有关,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秋季在某海域(图1(a))进行实验。根据
             将其用于海底声学参数反演。Emmitiere等               [13]  利用    深水多波束的海深测量结果,实验海区海底平坦,
             深海中的波导不变量分布判别声源深度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均海深 1640 m,最大海底坡度不超过 0.7 ;经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深海声场具有明显的多途传播特性,利用多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底柱状采样,海底地质为粉砂质黏土。声源为 18 枚
             到达结构进行被动定位更具有稳健性,且适用于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m 定深、质量 1000 g 的宽带爆炸信号弹,以 O
             孔径的接收条件。Tiemann 等          [14]  最早从抹香鲸发          点为圆心,半径约 22 km 绕圆投放。信号接收单元
             出的宽带脉冲提取到多途时延信息,实现了声源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布放于海底的一台线缆式实时传输海底地震仪
             踪。近年来由于可靠声路径的广泛应用前景,涌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Ocean bottom seismometer, OBS)。OBS位置由船
   108   109   110   111   112   113   114   115   116   117   1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