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5 - 《应用声学》2022年第3期
P. 155

第 41 卷 第 3 期            徐洁等: 水声通信中基于均匀圆阵列的涡旋声波性能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7


             设置阵列单元数 N = 12、f = 15 kHz、OAM 模式                  见图6∼ 8。
             数 l = 1,当径向节点数 p = 1 时,有一个旁瓣,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,在频率 f = 30 kHz、换能器阵列单元数
             图 5(a)中所示;当径向节点数p = 2时,有两个旁瓣,                     N = 10 的条件下,分别仿真出轨道角动量模式数
             如图 5(b) 中所示。可以看出,当径向节点数增加时,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= 1, 2, 3, 4 的 OAM 涡旋声波;然后设置阵列半径
             主瓣的能量集中,旁瓣数目增加,旁瓣能量发散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∈ [0.5λ, 10λ],记录下主瓣波束角以及主瓣峰值随
                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,给出不同参数条件下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阵列半径的变化趋势。图6(a) 为主瓣波束角的影响
             OAM 声波的主瓣峰值以及主瓣波束角,通过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,可以看出同样的参数条件下,模式数越高,主瓣
             析比较阵列单元数、阵列半径、频率等对产生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波束角越大;并且随着阵列半径的增大,主瓣波束角
             轨道角动量的最大幅值以及主瓣波束角的影响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大;在模式数l = 4下,这种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ᝈए/(O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ᝈए/(O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5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5        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30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     -30                 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           -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-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     -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

                     -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   -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

                    -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  -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.2  0.4  0.6 0.8 1.0                  0  0.2  0.4  0.6 0.8 1.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ॆʷӑܦԍࣨ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ॆʷӑܦԍࣨ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a=λ/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b) a=λ/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ᝈए/(O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ᝈए/(O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5   0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5   0    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30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     -30                 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           -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-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       -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


                     -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   -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
                     -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  -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.2  0.4  0.6 0.8 1.0                  0  0.2  0.4  0.6 0.8 1.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ॆʷӑܦԍࣨ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ॆʷӑܦԍࣨ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c) a=3λ/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d) a=2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4  UCA 归一化方向性图随半径变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4 UCA normalized directivity map changes with radiu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ᝈए/(O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ᝈए/(O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5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5        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30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-30                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             -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
                      -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       -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

                     -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   -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

                    -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  -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.2  0.4  0.6 0.8 1.0                  0  0.2  0.4  0.6 0.8 1.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ॆʷӑܦԍࣨ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ॆʷӑܦԍࣨ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p=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b) p=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5  两种不同径向节点数的归一化方向性图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5 Two normalized directional graph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radial nodes
   150   151   152   153   154   155   156   157   158   159   1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