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 - 《应用声学》2023年第1期
P. 8

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 年 1 月


                 对于双耳声压控制的代价,是衡量扬声器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第二组,张角固定为60 的非对称扬声器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否能准确且高效地控制双耳声压的物理指标,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置。包括两种情况,即θ 1 = −15 、θ 2 = 45 ;θ 1 = 0 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里提出采用一对听觉传输滤波器在一定频率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θ 2 = 60 ,并和第一组得到的对称布置 θ 1 = −30 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内平均功率进行分析,与 “双耳声重放的驱动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θ 2 = 30 的情况比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号功率大小” 密切相关。根据式 (6) 和式 (7),两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 第三组,扬声器 2 固定,扬声器 1 在不同
             声器虚拟重放的信号是通过一对听觉传输滤波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位角的非对称扬声器布置。包括两种情况,其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扬声器 2 的方位角为 θ 2 = 30 ,扬声器 1 方位角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G L = G L (θ S , f) 和 G R = G R (θ S , f) 对输入信号 E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滤波得到,它们重放后理论上可产生期望(与目标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别为 −15 和 0 情况,并和第一组得到的对称布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源一致) 的双耳声压。滤波器响应 G L = G L (θ S , f)              θ 1 = −30 、θ 2 = 30 的情况比较。
             和 G R = G R (θ S , f) 在一定频率范围的平均功率为                   需要说明的是,在实际的重放中,对称听声位
             (以dB为单位)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置窄,多数情况倾听者无法做到一直固定在理想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称听声位置,例如倾听者往左右大幅度移动,这时,
              W(θ S ) = 10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左右扬声器相对倾听者的方位角是非对称的;同时,
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∑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它们相对倾听者的距离也不相同。这种距离差异会
                      [|G L (θ S , f k )| +|G R (θ S , f k )| ]
              lg  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dB), (9)    导致左右扬声器到倾听者的直达声延时和衰减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∆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差异。但给定左右扬声器与倾听者位置之间的几何
             其中,对数内对离散频率 f k 求和是在所讨论的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系,直达声延时和衰减的差异是很容易通过适当
             范围内进行,∆f 是离散频率的间隔,K 为求和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扬声器信号延时和增益控制补偿的。为简单起见,
             的点数。当式 (6) 输入信号是在所讨论的频带内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时不失一般性,上面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分析假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有平坦的单位功率谱 |E 0 | = |E 0 (f)| = 1 (如带通             左右扬声器到倾听者的距离相等,但方位角是非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白噪声),上式表示准确控制双耳压所需要的两扬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称的。
             器信号的平均功率,它与扬声器的布置有关,也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了考虑由头部对声波的散射效应,仿真
             目标虚拟源的方向θ S 有关。W(θ S )越小表示控制双                     采用了边界元计算的得到的 KEMAR 人工头 (配
             耳声压的平均效率越高,代价越小。反之,W(θ S )增                       DB-060/061 小耳廓和颈部,但不包括躯干) 的远场
             加表示准确控制双耳压比较困难,很大一部分的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RTF 数据    [19] 。HRTF 采样频率为 44.1 kHz,长
             压振幅在双耳处干涉叠加而抵消,同时也会引起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 为 512 点, 声 源 距 离 为 1.5 m。 当 实 际 声 源
             耳外某些位置的声压振幅叠加增强。在后面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距离大于 0.5 m 时,该 HRTF 数据可作为合理的
             中,将 0.1∼10 kHz 和 0.1∼1.5 kHz 两个频率范围对              近似。
             W(θ S )进行计算。前者是由于10 kHz以上的高频成                     2.2  双耳声压控制稳定性的分析结果
             分对应的波长很短,在扬声器重放中很难对双耳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(a)给出了第一组扬声器布置情况下,式 (8)
             压进行控制,而实际重放中采用一般采用非个性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得到的传输矩阵 H 的条件数的结果。分析中

             HRTF 处理,进一步地增加了高频误差。并且这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给出了频率范围为 0.1∼10 kHz 的仿真结果。从
             成分对扬声重放的定位贡献不大。后者是由于考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2(a) 中可以看到,对称扬声器布置的情况下,在
             频率 1.5 kHz 以下的双耳因素 (双耳时间差) 是侧向                    1.3 kHz 以下的低频带,条件数随扬声器布置的张
             虚拟源定位的主导因素           [18]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角减小而增加。特别是张角为 10 (立体声偶极子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后面将采用式 (8) 的条件数和式 (9) 的滤波器                    的扬声器布置,在低频带的条件数明显比另外两
             响应平均功率进行分析。对比分析了下面 3 组扬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种布置的条件数大,因而低频双耳声压控制的稳
             器布置的情况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性较差。在中高频带,不同张角布置的条件数
                 (1) 第一组,不同张角的对称扬声器布置。包括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出现了波动。特别是在 3.5∼7.0 kHz 的频段,张
             张角分别为 10 、30 和60 的3 种布置情况,即扬声                     角为 10 的扬声器布置条件数最小,表现出相对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器的布置分别为 θ 1 = −30 、θ 2 = 30 ;θ 1 = −15 、          的双耳声压控制稳定性。而张角为 30 扬声器布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θ 2 = 15 ;θ 1 = −5 、θ 2 = 5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是考虑 2.5 kHz 以下频段条件数的一种折中。这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