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 - 《应用声学》2023年第1期
P. 11

第 42 卷 第 1 期           李枚锖等: 两扬声器虚拟声重放的双耳声压控制与定位性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

             滤波器响应平均功率影响较小,仅在 75 、90 有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2  实验结果与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定影响,但明显增加了布置异侧虚拟源的滤波器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反映受试者并未出现前后混乱错误。对每
             应平均功率。例如,对于θ 1 = 0 、θ 2 = 60 非对称布                 个目标角度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,在显著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置,异侧 (θ S = −90 ) 虚拟源的滤波器响应平均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α = 0.05的条件下检验实验结果。
             率从对称布置的 −16.2 dB 增加到 −13.9 dB,增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5为全频带粉红噪声信号的虚拟源定位实验
             为2.3 dB。因而非对称布置主要是影响异侧虚拟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结果,图中给出了感知虚拟源平均方位角和标准
             双耳声压的控制的代价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差。图 5(a) 为第一组对称扬声器布置的定位实验
                 图4(c)是第三组扬声器布置的结果。缩窄两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果,总体上看对称扬声器布置的定位结果几乎是
             声器之间的张角明显增加侧向虚拟源双耳声压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称的。张角为 60 和 30 的两种扬声器布置,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制的代价,非对称布置主要是影响异侧虚拟源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θ 1 = −30 、θ 2 = 30 和 θ 1 = −15 、θ 2 = 15 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耳声压的控制代价。例如,对于 θ 1 = 0 、θ 2 = 30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置的定位结果相近。对 |θ S | 6 60 范围的平均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非对称布置,布置异侧 (θ S = −90 ) 虚拟源的滤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虚拟源的方位角与目标方位角接近,可以得到
             器响应平均功率却从对称布置的 −16.2 dB 增加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较为理想的定位效果。对 75 6 |θ S | 6 90 的侧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−11.7 dB,增幅为4.5 dB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标虚拟源,平均感知虚拟源方向就在 ±60 左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3 虚拟源定位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向前方漂移),产生虚拟源定位错误。对张角为10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立体声偶极,θ 1 = −5 、θ 2 = 5 ) 扬声器布置,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3.1 实验设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θ S | 6 45 范围的平均感知虚拟源的方位角与目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前面的分析表明,两扬声器虚拟声重放的实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位角接近,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定位效果。但在
             定位性能是与双耳声压控制的代价有关。虚拟源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侧向 60 6 |θ S | 6 90 范围,平均感知虚拟源方向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位实验的目的是证实上述结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±45 左右(向前方漂移)。因而张角为10 的扬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实验信号包括全频带粉红噪声、1.5 kHz 低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器布置更容易产生侧向定位错误。以上产生侧向定
             滤波粉红噪声和 700 Hz 低通滤波粉红噪声,信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位错误的规律是和 2.3 节对双耳声压控制代价的分
             长度为 10 s,采样频率为 44.1 kHz。对前面 2.1 节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析一致的,即定位错误是和双耳声压控制代价的增
             述的 3 组扬声器布置进行实验。其中对全频带粉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相对应的。另外实验过程发现 10 张角的扬声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噪声,对 3 组中全部扬声器布置进行了实验。而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布置的定位实验对于听者初始位置与扬声器位置
             了简化实验,对 1.5 kHz 和 700 Hz 低通滤波粉红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要求精度更高,稍微偏移会严重影响定位效果。
             声,只对第一组的θ 1 = −30 、θ 2 = 30 和θ 1 = −5 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和过去对立体声偶极重放的理论分析结论不同。
             θ 2 = 5 扬声器布置、第二组的θ 1 = 0 、θ 2 = 60 扬
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5(b) 为第二组固定张角 (60 ) 非对称扬声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声器布置和第三组的 θ 1 = 0 、θ 2 = 30 扬声器布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布置的定位实验结果,为了比较,把相同张角对称扬
             进行了实验。将单通路信号经过式 (7) 的滤波处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器布置的结果也重新画在图中。总体上来看,在
             生成θ S = 0 、±15 、±30 、±45 、±60 、±75 、±90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对称布置同侧区域,平均感知虚拟源方向与对称
             共13个目标方向信号,再馈给扬声器重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实 验 在 混 响 时 间 为 0.15 s 的 听 声 室 内 进            布置的情况差别不大。在 θ 1 = 0 、θ 2 = 60 扬声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行。 本 底 噪 声 不 大 于 30 dB(A)。 实 验 使 用                布置,对θ S = 60 和θ S = 90 两个目标方向的虚拟
             PhilipsMCI500H 扬声器,所有扬声器距离受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源,平均感知方向比对称布置时更接近目标方向,因
             者头中心 1.45 m。共 8 名受试者参加实验,年龄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虚拟源定位错误略为变小。但在非对称布置的异
             于 22∼28 岁,且听力正常。实验开始前对受试者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侧区域,平均感知虚拟源方向向前方漂移比对称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◦
             行适当的听声训练。实验中,鼓励受试者头尽量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置时更明显,特别是目标虚拟源方向 θ S = 90 的侧
             动,判断合成虚拟源方向,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记录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向,这时对应的标准差相对较大。进一步的统计t检
             每种信号都会随机播放 3 次,因此每种信号共有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验也证实了这观察。这里的侧向定位错误的规律也
             次 ×8 人 =24 个判断。最后对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和 2.3 节对双耳声压控制代价的分析一致的,即
             处理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位错误是和双耳声压控制代价的增加相对应的。
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