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 - 《应用声学》2025年第2期
P. 44

3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年 3 月


                  5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
                  4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
                ᬦܦ᧚/dB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ᬦܦ᧚/dB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ᬦܦ᧚/dB  30


                  2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
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
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0 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 0 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 0 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ᮠဋ/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ᮠဋ/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ᮠဋ/Hz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M   ͌ᄾజጳ                  (b) M   ͌ᄾజጳ                 (c) M   ͌ᄾజጳ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ᬦܦ᧚/dB  30                    ᬦܦ᧚/dB  30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ᮠဋ/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ᮠဋ/Hz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d) M   ͌ᄾజጳ                  (e) M   ͌ᄾజ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5  仿真模型 STL 曲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5 STL curve of simulation model

                 由上述可知,M 1 的 S 带宽为 420 Hz,隔声量峰                 隔声峰的频率为 340 Hz,隔声量为 38.53 dB,相比
             值达到了 45.40 dB,其对应的频率是 360 Hz。STL                  于M 1 来看,它将第一个隔声峰的频率降低了,同时
             曲线在 90 Hz 处出现第一个隔声谷,STL 接近于零,                     隔声量也得到了相应的降低。
             声波几乎完全透过结构继续向前传播,此时非常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5 的隔声量曲线有两个波谷和两个波峰,第
             近结构的一阶固有频率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隔声峰带宽为750 Hz,隔声峰峰值为52.04 dB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曲线在 90 Hz 处出现第一个隔声谷,STL 接近于零。
                 M 2 的隔声量曲线在测试的频率范围内,比 M 1
             少一个隔声峰。该曲线的均值为 13.66 dB,相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曲线在 840 Hz 附近处出现了第二个隔声谷,STL为
             于 M 1 少 1.76 dB,峰值较 M 1 略大,但其 S 值只有               21.06 dB。M 5 的均值、峰值和 S 带宽是 5 个模型中
             330 Hz。从整体上观察该曲线,其隔声性能不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大的,且第一波谷与第二波谷的相隔也较远。因
             M 1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不考虑其他特殊要求,在仿真测试中,该模型是 5
                 M 3 的隔声量曲线整体的曲线走势与 M 1 相近,                    个模型中隔声性能最佳的。
             曲线在频率为 90 Hz 出现第一个隔声谷,其隔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摆臂式结构模态分析
             量为 1.60 dB,最大的隔声峰峰值为 45.27 dB。在
             90 ∼ 550 Hz 的频率范围内,该结构相比于 M 1 的隔                  3.1  M 1 模态分析
             声表现略差,但在 550 Hz 之后的隔声性能,明显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MAMs的隔声机理可知,不同薄膜结构有着
             优于 M 1 ,且 S 带宽为 840 Hz。从均值的角度上看,                  不同的振动特性,这些振动特性会对隔声性能产生
             M 3 隔声量均值为 27.44 dB,M 1 为 15.42 dB,在整             一定的影响。为了进一步了解隔声性能差异的原因,
             体上M 3 的隔声量较好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需要对 5 种结构进行模态分析。模态分析选择隔声
                 M 4 的 S 带宽为 450 Hz,均值为 16.18 dB。与             峰有效的频带宽度,M 1 的模态研究频率范围选择
             M 1 相比,S 带宽和均值都有提升。不过它的第一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隔声谷和第二隔声谷之间,其模态图6所示。
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