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 - 201805
P. 16

5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 年 9 月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相关函数的时、频域 β-warping 变换算子,使得
             1 引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arping变换也可应用于海水折射类简正波起主要
                 浅海波导中传播的信号是典型的多模、频散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用的浅海波导。
             号,各号简正波往往在时频平面上相互混叠,传统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信号自相关函数进行 β-warping 变换需要已
             时频分析方法无法将其进行有效分离。而简正波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波导不变量值。通常,可以对简正波的水平波
             所包含的频散信息可用于海洋环境参数反演和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差进行曲线拟合来获得 β 值,也可以利用图像处
             源被动定位,因此如何实现各号简正波的有效分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 [12]  的方法从声场干涉条纹中提取 β 值。但是由
             成为水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受到环境参数失配、噪声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,
                 近年来,基于 warping 变换的信号处理方法逐                     估计得到的 β 值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,并且不
             渐被应用于水声领域          [1−4] 。warping 变换通过在时          同号简正波之间干涉的波导不变量会有不同的取
             域或频域对接收信号进行重采样,将各号简正波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值,这种情况下选用单一的 β 值进行 warping 变换
             换为具有特定频率的准单频信号或时域上可分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。本文通过理论分析、数值
             的脉冲序列,从而消除相互之间的混叠,进而通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仿真和实验数据验证,研究波导不变量误差对频域
             传统滤波分离出单号简正波。2009 年,Touzé 等                 [5]   β-warping变换及浅海声源被动测距结果的影响。
             推导了Pekeris波导的近似频散关系,并给出对应的
             warping 变换算子。Niu 等      [6−7]  从波束位移射线简           2 信号自相关函数的频域β-warping变换
             正波理论出发,推导了一般浅海波导中海面海底反
             射类简正波瞬时相位的表达式,并提出了修正时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平不变浅海波导中,远场接收信号可以表示
             warping变换算子。文献 [8] 提出对接收信号的能量                     为 [11]
             密度函数进行 warping 变换,无需已知海底参数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∑
             使变换的特征频率有明确的解析解。文献 [9] 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(f) = |S(f)| e iθ s (f)  A m (f)e ik rm (f)r s ,  (1)
             了接收信号自相关函数的 warping 变换理论,避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=1
             了对信号到达时刻的估计,消除了声源频谱相位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,|S(f)| 表示声源频谱的幅度,θ s (f) 为声源频
             变换结果的影响。针对传统的 warping 算子仅适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谱的相位,A m (f)、k rm 分别为第 m阶简正波的幅度
             于海面海底反射类简正波的情况,戚聿波等                     [10−11]   和水平波数,r s 为声源距离。接收信号自相关函数
             将 warping 变换与波导不变量相结合,提出了信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频域表达式为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            N   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∑              ∑ 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(r s , f) = |S(f)|   |A m (f)| +       A m (f)A (f) e i(k rm (f)−k rn (f))r s  ,  (2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=1           n=1 m=1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̸=n
             式 (2) 中,方括号内的第一项为简正波自相关部分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构造频域β-warping变换算子          [11]
             第二项为不同号简正波的互相关部分。简正波的水
             平波数差随频率的变化可以由波导不变量近似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(f) = Cf  −β ,            (5)
             示为  [13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,C 为一常数,用于保证 warping变换重采样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k rm (f) − k rn (f) = γ nm f −1/β ,  (3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频带与原始信号的频带有最大重叠 (详见第 3 节)。
             其中,β 为波导不变量,γ nm 为与简正波号数有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arping变换后的信号为
             的常数。将式 (3) 代入式 (2),则简正波互相关部分
             R 2 (f)可以表示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 w R 2 (f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  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∑ 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√        (     ) ∑ ∑         (   −β  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′
                  R 2 (f) = |S(f)|       A m (f)A (f)             =   w (f) S Cf  −β          A m Cf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=1 m=1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=1 m=1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̸=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̸=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−1/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   −β  )  ir s γ nm C −1/β 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r s γ mn 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× e          .               (4)          × A ∗ n  Cf  e          .            (6)
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