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0 - 《应用声学》2020年第4期
P. 140

6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 年 7 月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化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声音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
             0 引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,人们更加喜欢自然声,同时对机械声的接受度
                 随着城市化的扩张,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降低   [22] 。此外,声音偏好研究表明性别、职业、住宅
             对传统也更加向往。古镇因其悠久的历史、古朴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状况、季节、时间、行为因素等对声音偏好没有显著
             建筑、淳朴的生活、特色的文化等满足了人们的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差异   [8] 。从声源分类的视角,研究表明人们对生物
             往,因此古镇旅游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                   [1] 。大    声和地理声有明显的偏好,而对人工声有明显的厌
             研古镇自然与人文景观交汇,水网与道路交织的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恶 [23] 。在城市公园中,播放的音乐受到多数人的喜
             潺水声,狮子山绿荫掩映下的虫鸣鸟语,临街商铺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,使用者对自然声、人类活动声、机械声 (音乐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外)的协调度有较明显的依次降低的趋势                    [24] 。
             人来人往,空气中洋溢着各色风格的音乐声 · · · · · ·
             形成了丰富的声景观。声音作为旅游者旅游体验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,对于声景观主观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
             动的构成要素之一,旅游系统中的声音现象值得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城市公园、建筑设计、园林等领域,在旅游景区应
             究  [2] 。因此,关于大研古镇游客声音偏好及主观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的相对较少。而旅游景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
             价的研究,对古镇类型的景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,游客对景区声景观的感知评价会影响其体验质
                 Schafer  [3]  较早提出声景观的概念,并认为声                 量 [18] 。虽然已有的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声景
             景观是 “任何声学领域的研究(any acoustic field of               观主观评价的语义量表,但是存在一定的共性。因
             study)”,范围比较广泛。Brown        [4]  等认为声景观是          此本研究试图结合古镇特征,引入音乐心理学和视
             通过人们对一个地方声环境的感知而存在的。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觉景观的语义词组,丰富声景观主观评价的语义细
             际标准化组织对声景观的定义是个体、群体或者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量表,并对比不同声音偏好的游客,分析其主观评
             区所感知的在给定场景下的声环境                 [5] ,强调人的感        价的差异。
             知评价。目前关于声景观主观评价的研究,主要有

             声景漫步    [6−7] 、语义细分法     [8−12] 、实验法  [13] 、层次    1 研究设计
             分析法   [14] 、物理测量与主观评价结合           [15−19] 、访谈
             法  [20]  等方法。其中语义细分法能够定量描述人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1.1  案例地介绍
             对环境的心理认知,在建筑设计、景观设计、城市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研古镇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,始建于宋
             划等领域使用较多。目前已有研究采用语义细分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末元初,199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通过对
             研究声景观的评价,其中 Kang 等            [8]  对城市公园不         大研古镇实地调研发现,古镇声音多种多样,尤其
             同季节的对比研究,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 4 个因子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音乐声独具特色。在 Farina 教授            [25]  将声音分为
             分别是放松、交流、空间和动态性,并认为这些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理声 (Geophony)、生物声 (Biophony) 和人工声
             子涵盖了设计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声学的主要层面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nthrophony) 的基础上,分析大研古镇的声景观
             Kawai 等  [9]  通过实验研究人们对环境声音的心理                    构成如表1所示。
             评估,提取出 3 个主要因子:偏好、活动和生活感。
             Axelsson 等  [10]  通过实验对 116 个属性量表进行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 大研古镇声景构成
             量,提炼出 3个主成分:愉悦度、变化性和熟悉度,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1  The composition of soundscape
             提出二维空间的声景质量测量系统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 Dayan ancient town
                 声景观是由许多不同的声音共同构成的,它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别                 具体声音
             具有不同的持续时间、频谱和强度,共同塑造了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理声           风声、水流声、树叶沙沙声
             境  [21] 。而在旅游环境中,游客对声景观的评价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物声               鸟鸣声、虫鸣声
             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看法,它可能与个人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纳西古乐、垃圾车音乐声、三轮车声、宣传活动喇
             好、过去的经历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有关。关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叭声、导游扩音器声、轻音乐、流行音乐、重金属音
             声音偏好的研究,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具有较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工声   乐、独立制作音乐、民族音乐、叫卖背景音乐、游客
             的一致性,他们普遍认为,人们更喜欢自然声和与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谈声、游客脚步声、儿童活动声、商家叫卖声、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厅喧哗声、特色商品制作声
             化相关的声音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们更喜欢自然、
   135   136   137   138   139   140   141   142   143   144   1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