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6 - 《应用声学》2025年第2期
P. 126

38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年 3 月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庆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,在不同公园区域进行了现
             0 引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脑电实验,结果表明以交通噪声为主导的公园空
                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日益严峻的公共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间比以鸟叫声为主导的公园空间具有更差的恢复
             康问题。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是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性效益。不仅如此,研究表明不同尺度的城市公园
             解居民精神压力和心理疲劳的重要途经                    [1] 。然而,     绿地受到的噪声污染程度有所差异                  [20] 。与大中型
             当代城市中以交通噪声为代表的噪声污染不断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园绿地相比,口袋公园、街角绿地等小微公共空
             延,造成了优质声景资源的日益短缺。如何在高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间大多位于高密度城区,毗邻城市主要道路,更容易
             度的城市环境中创造安静舒适的声环境,为城市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到周边建成环境的影响,噪声问题可能更为严峻。
             民带来健康的听觉体验,是当前亟待攻克的难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。  已有初步调查研究表明,交通噪声是限制口袋公园
                 恢复性环境理论主张人类天生倾向于寻求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恢复性评价的重要因素           [21] 。然而,目前的相关研究
             自然的联系      [3−4] ,因此,大量恢复性声环境研究聚                  主要聚焦大中型尺度的公园绿地,而对于小微绿地
             焦鸟叫声、流水声等自然声音             [5] 。英国学者Ratcliffe       声环境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。
             等  [6−7]  相继探究了不同类型鸟叫声的恢复性感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当前城市存量时代,小微绿地是城市更新的
             评价及其影响机制,认为鸟叫声的恢复性不仅与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要手段和工具        [22] ,在居民日常情绪调节、压力舒
             声学特征有关,而且受到熟悉度、复杂性等语义感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缓、社交促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,是城市中非常宝
             的影响。Hsieh 等     [8] 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流水声也                贵的恢复性环境资源          [23−24] 。虽然小微绿地的自然
             对人们具有显著的恢复效益,可以有效地缓解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属性有利于营造鸟叫声、流水声等恢复性声景,但
             压力和负面情绪。此外,城市公园等自然安静的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不可避免受到城市噪声的严重影响                  [25] 。可见,小
             共空间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。例如,Payne 等                    [9]   微绿地声环境在促进居民健康上具有先天优势,但
             对城市中的 3 个安静场所 (花园、公园、广场) 进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也存在限制其健康效益的风险因素。然而目前,
             了问卷调查,表明了安静的公共空间可以有效缓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针对小微绿地声环境的研究几近空白,亟待开展相

             城市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,促进人们从日常心理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研究以发掘更加日常且易达的健康城市声环境。
             劳和压力状态中恢复过来。Guo 等               [10]  通过对福州           因此,本文从恢复性的角度出发,以青岛市中
             市 5 个大型城市公园进行问卷调查,发现声景愉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区小微绿地为例,通过声学测量和问卷调查,对城
             感、视觉景观感知等视听因素均会显著影响公园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市小微绿地的声环境特征及其恢复性潜力进行量
             景感知恢复性。不仅如此,研究还发现游客的自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分析研究,并进一步探索小微绿地声环境恢复性
             联结程度、受教育程度及游玩时间也是影响声景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关键影响要素,为城市健康声环境优化设计提供
             复性效益感知的关键因素            [11] 。近年来,随着学界对            参考。
             于城市恢复性声景的日益关注,相关研究逐渐向多
             元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拓展,不仅包括滨水空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[12] 、  1 研究方法
             健康步道    [13] 、森林公园   [14] 、墓地公园   [15]  等自然空
             间,而且包括历史街区          [16] 、宗教寺庙   [17]  等历史文       1.1  研究对象
             化空间。总的来看,以往的研究一方面从生理、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,学界对于小微绿地尚未有明确的定义。
             理、认知等维度显示了各类城市声景所带来的恢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相关研究阐述,同时结合《城市绿地规划标准》
             性效益,另一方面表明声景恢复性不仅与声源类型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/T51346–2019 等标准规范,认为小微绿地通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声压级等声学因素息息相关,还会受到视觉环境、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面积小于社区公园面积 (我国为 10000 m ) 的口
             体特征等非声学因素的影响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袋公园、街角绿地、小游园等             [22] 。因此,本研究在该
                 此外,随着城市噪声污染的日益严重,城市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积范围内选定研究样本,同时样本还需满足以下
             共空间的噪声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例如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:(1) 面向公众开放,承担公共游憩等服务功能;
             Uebel 等  [18]  通过实验室主观实验表明,交通噪声会                  (2) 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自然要素。基于以上标准,
             显著降低公园鸟叫声的感知恢复性,而且这种负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研究共选取了青岛市中心区的 24 个小微绿地作
             影响对于噪声敏感的人群尤其严重;Li 等                  [19]  以重    为研究对象(图1)。
   121   122   123   124   125   126   127   128   129   130   1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