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4 - 《应用声学》2025年第2期
P. 134

39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年 3 月


             规划设计。其中,休闲类绿地声环境品质良好,具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声环境特征方面:除了休闲类绿地以外,城
             较高的恢复性潜力,建议划定为城市安静区域,明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市小微绿地普遍以交通声为主导声源,其次是自然
             保护措施,以免受其他城市噪声的进一步影响;社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和人群声,噪声水平大都超过 55 dBA,因此应重
             类和商业类绿地声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性,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加强小微绿地的交通噪声控制。
             待进一步优化,可从噪声控制和声景营造两方面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在声环境感知特征方面:趣味性、悦耳性和
             时着手制定具体措施;交通类小微绿地紧邻城市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化性是小微绿地声环境的 3 个主要感知特征。其
             干道或交通站点,嘈杂的交通噪声不可避免,人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,社区类绿地声环境的悦耳性和变化性以及交通
             大多不愿长时间在此逗留,不具备营造恢复性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绿地的趣味性均有待提高。
             的基本条件,因此建议其空间功能以集散、连通、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 在恢复性评价方面,休闲类小微绿地声环
             暂停留为主,布置植物自然景观,增加生态效益。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境恢复性评价最高,其次是社区类和商业类,交通类
             外,对于可达性较好的交通类小微绿地,也可设置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绿地暂未表现出恢复性潜力,因此可针对不同类型
             闪公园、运动公园等对声环境品质要求较低的主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绿地针对性地制定声环境优化策略;此外,小微绿地
             功能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环境的 “迷人性” 特质普遍较差,是接下来提升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绿地声环境恢复性的关键。
             3.2 重点控制交通噪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 为了提升小微绿地声环境的恢复性,应将
                 城市小微绿地的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,而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噪声水平 L Aeq 控制在 60 dBA 以下,同时控制交通
             通噪声也是影响声环境恢复性评价的关键因素,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噪声、增加自然声。此外,不同人群对小微绿地声环
             此控制交通噪声,可显著提高小微绿地的声环境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境的恢复性体验有显著差异:小微绿地主要为老年
             质。由于小微绿地往往毗邻城市道路,周边的交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群和对噪声不敏感的人提高恢复性体验。鼓励使
             噪声不可避免,因此一方面可利用构筑物或植物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者积极参与娱乐性和社会性活动(如锻炼、社交)、
             为声屏障,阻挡噪声的传播途径,降低内部使用空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停留更长时间,也有助于提升其恢复性体验。
             的噪声水平,减弱噪声对人们的影响;另一方面可引
             入小喷泉、水幕墙等具有积极的声源来掩蔽交通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 考 文        献
             声,以营造更加良好舒适的声环境。此外,为了保证
             小微绿地声环境的恢复性品质,建议明确城市安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] Peng G, Song L, Elizabeth J C et al. Urbanisation and
             区域,且执行噪声限值L Aeq 6 60 dBA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ealth in China[J]. The Lancet, 2012, 379(9818): 843–852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康健, 马蕙, 谢辉, 等. 健康建筑声环境研究进展 [J]. 科学通
             3.3 营造“迷人”声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报, 2020, 65(4): 288–299.
                 城市小微绿地声环境的恢复性主要体现在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ang Jian, Ma Hui, Xie Hui, et al. Research progress o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 acoustic environments of healthy buildings[J]. Chinese
             离性、兼容性和一致性三个特质上,而在最主要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cience Bulletin, 2020, 65(4): 288–299.
             特质——迷人性上则表现较差。这表明小微绿地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] Kaplan R, Kaplan S.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? A psycho-
             环境虽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一处放松身心的声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ogical perspective[M]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ess, 1989.
             场所,但是较为单调乏味,缺乏魅力,难以吸引人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] Ulrich R S, Simon R F, Losito B D, et al. Stress re-
             的注意力。因此,可通过添加自然声源、设计交互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very during exposure to natural and urban environ-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ents[J].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, 1991,
             声音装置等手法,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声环境的趣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(3): 201–230.
             性和悦耳性,营造出适度迷人 (soft fascination) 的                  [5] Ratcliffe E. Sound and soundscape in restorative natural
             声音环境,让人们的有意注意力得到放松和休息,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vironments: A narrative literature review[J]. Frontier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 Psychology, 2021, 12: 570563.
             而提高整体恢复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6] Ratcliffe E, Gatersleben B, Sowden P T. Bird sounds and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ir contributions to perceived attention restoration and
             4 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ress recovery[J].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, 36: 221–228.
                 本研究以青岛市中心区 24 个小微绿地为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7] Ratcliffe E, Gatersleben B, Sowden P T. Predicting th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erceived restorative potential of bird sounds through
             样本,基于恢复性视角,对其声环境客观特征和主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coustics and aesthetics[J].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,
             感知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,得出以下结论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, 52(4): 371–400.
   129   130   131   132   133   134   135   136   137   138   139